(《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明溪宁波报道)“宁波帮”是一个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概念。近代以来,一大批宁波人走出宁波、重工兴商,逐渐形成了心系祖国、步履四海的商人群体,涌现出包玉刚、邵逸夫等爱国爱乡知名人士,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被称为“宁波帮”。为了纪念、传承、弘扬“宁波帮”的历史功绩和伟大精神,在宁波建有一座宏伟的“宁波帮博物馆”。前不久,本报记者参加”in 浙江 连世界”——2025海外华文媒体浙江采访活动走进宁波帮博物馆,近距离接触这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群体,瞻仰宁波帮的先贤,领略宁波帮的精神家园。

宁波帮博物馆位于宁波镇海,于2009年正式开馆。这座博物馆以时间为轴,以人物为亮点,展现了宁波商帮从明清到当代的发展历程。寻访序厅、筚路蓝缕、建功立业、赤子情怀、群星璀璨、薪火永传等六个章节。

宁波帮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商帮之一,在推动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促进社会变革、支持国家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并推动钱庄业发展,首创“过帐制度”,成为中国现代金融票据交换的雏形。 成立中国第一家中资轮船航运公司——宁绍轮船公司(1908年),打破外资垄断,促进民族航运业发展。创办中国最早的机器轧花厂(通久源轧花厂)、最早的味精厂(天厨味精厂)、最早的灯泡厂(亚浦耳电器厂)等,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创立了同仁堂、老凤祥、亨得利、商务印书馆等知名品牌,至今仍影响深远。

宁波帮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抗日战争:支持辛亥革命:如赵家藩、赵家艺兄弟资助孙中山革命活动,部分宁波商人加入同盟会。在抗日救国中宁波帮不畏强权,不怕牺牲:项松茂(五洲大药房总经理)组织义勇军,抵制日货,最终被日军杀害;方液仙(“国货大王”)拒绝与日伪合作,坚持生产国货,后被日伪暗杀;余名钰(“钢铁大王”)将工厂迁至重庆,生产军火支援抗战;陈顺通自沉货轮“源长轮”和“太平轮”,以堵塞航道阻止日军进攻。

宁波帮爱国爱乡,回馈桑梓,在中国历史上写下辉煌的篇章。包玉刚捐资创办宁波大学(1986年),邵逸夫在全国捐建“逸夫楼”,王宽诚设立教育基金会资助留学生;响应邓小平“动员全世界宁波帮建设宁波”的号召,投资一大批基础设施、医疗、文化事业。

宁波帮的历史功绩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更在于其“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家国至上”的爱国情怀和“诚信务实”的商业伦理。他们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奠基者,也是全球化时代华商网络的先驱。如今,宁波帮精神薪火相传,新一代宁波帮在推动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