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文文报道)人民政协报的文章。全国政协委员刘清泉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才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呼吁说。2023年是刘清泉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第一年,他提交了一份推动基层中医药人才发展的提案。2024年两会期间,他再次聚焦“人才”,呼吁加强高质量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推进高层次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

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系列部署不断落地,以及近年来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独特优势,中医药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

“专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拥有一支高质量中医药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的引领人才,才能真正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一位在中医药领域深耕30余年的专家以及教育工作者,刘清泉发现,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仍存在一些困境。

一是传统传承模式的限制。除了院校教育,一部分中医采用师承教育,以跟师临诊、口传心授为主要途径。但是作为指导老师的名老中医目前普遍高龄且精力有限,导致师承教育规模较小,难以满足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和群众医疗需求。

二是中医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刘清泉做了一系列调研:“一名中医师从独立行医到在当地成名的时间平均为12.33年,到在省内成名平均为18.44年,再到国内成名平均为24.63年。这意味着成长为中医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需要较长时间积累。”

三是基层中医医务人员数量不足和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据统计,全国社区卫生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总执业(助理)医师数已达到近10万人,但其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总平均占比仅为18.77%,基层中医药培训教育尚存在一些“老大难”问题。

“和其他教育模式不同,中医药领域的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在刘清泉看来,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要坚持以中医思维和中医学术为本,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

比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等都是中医药领域的经典书目,但目前,大学中开设这类课程的学校很少,甚至能看懂这些经典书目甚至文字的人越来越少。

“中医经典造就了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为后世提供了良好范式。我认为在大学教育中应提高这些中医经典课程的比重。同时,完善师承教育制度,从法律、遴选标准与配套方案三方面进行,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打破‘一对一’带教模式,实施‘多对一’,丰富继承人理论知识储备。”刘清泉表示。

更重要的是,要分层级实施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工程。

刘清泉建议说,国家、地方、中医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工程。

比如,国家层面应持续推进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通过搭建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等平台,遴选大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青年人才。要建立分类评价制度,改变掺杂于西医评价体系中的现状,评价主体以中医为主导,对临床人才重点评价临床疗效;基础人才重点评价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创能力;对科研人才评价探索疾病规律、解决临床问题、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能力等,改善劳动报酬与工作强度不匹配、人才晋升渠道不通畅等问题。

在地方及医院层面,发挥中医医联体和中医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发挥三甲中医院“龙头”作用,强化优质中医医疗单位的中医药技术输出力度。同时,以职称、福利、科研等一系列政策配合宣传动员,引导更多专家、学术继承人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现场教学,通过亲身的“传帮带”实现中医临床思维、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有效传播。

“其实,对非中医专业医务人员也应开展‘西学中’培训。”刘清泉表示,“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医从未离开。事实证明,中医中药为守护人们的健康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他认为,让非中医专业医务人员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和适宜技术,按照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合理制定诊疗方案,可以更好提升诊疗能力。为此,他建议不断强化“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协同”理念,倡导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同时在各类培训过程中扎实开展理、法、方、药四大能力的提升。特别要强调以实用为主,聚焦基层适用性高、效果好的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理论知识和适宜技术,促进实现短期学习后能迅速服务于日常诊疗。

“在中国人的健康中,始终离不开中医的。”刘清泉说,“要把中医医学变为一种思维,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方式,这才是‘治未病’的真正内涵所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