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文泉报道)从4月1日,开通的中国书画栏目,著名书法家韩继泉率先登堂发出“书法知识讲座八讲”。今天刊登韩继泉书法漫谈之五,书法的起源和发展。

书法的起源应该从甲骨文算起。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结体长方,随体异形,任其自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奠定了汉字的字型。也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条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上已经大体具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    甲骨文之后是金文,它是铸到钟鼎等青铜器金属上的字。同时出现的还有刻在石头上的,古人把这种石头称为鼓。所以,金文也称石鼓文或钟鼓文。这个时期写的字多数已属于籀文,即大篆。大篆为小篆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书同文”,    赵高、李斯等奉秦始皇命,整理当时流行于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和秦国的文字,统一为篆书即小篆颁行全国。

小篆已把汉字的象形因素大为降低,符号化大为加强,但是还很简单。小篆所使用的笔画多为点、横、竖、撇、捺、折、弯等横向和向下行笔的符号。

今天能够见到的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的出土文物,书写者的名字都无从查到。能够知道的堪称为我国第一位书法家的是秦丞相李斯。据资料记载,他所书写的小篆《泰山石刻》,也只尚存10个字。好在现有的宋拓《泰山石刻》还可见到165字,字形大体完整,原作风貌可见。

汉代开始,留存下来碑帖就比较完整了,但书写者留名在当时好像还不时兴。像汉代的《曹全碑》、《张千碑》、《礼器碑》、《乙瑛碑》都没有留下书写者的名字。

所以,我们在称谓这些碑帖的字体时,要说完整。比如说曹全碑隶书,而不能象说欧阳询楷书那样说成曹全隶书。因为,欧阳询楷书,就是欧阳询本人书写的。而《曹全碑》隶书,是记述曹全这个人的,字则不是曹全写的。这一点作为一个书法人是应该注意的。

秦朝“书同文”统一汉字为小篆后,因其书写速度不能适应已经开始的皇权要求,书吏程邈在狱中整理了当时在书吏中流行的文字,并呈现给秦始皇,得到秦始皇嬴政的赞赏,不但免除了程邈的牢狱之灾,还加以重用,并命名这种字体为隶书。只是当时已经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文字,只是把隶书作为小篆的佐用书体存世。隶书作为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已经完全符号化了,并形成了至今仍在使用的九个汉字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弯。增加了向上行笔的“提”,虽不明显,但也不属于向下行笔了。“钩”虽已出现,但向上行笔不明显。

延续到楷书使用的仍是这九个基本笔画。“提、钩”的向上行笔已经完全形成。

到汉代初期,为了书写更加简便快捷,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草书。有记载称草书是东汉张芝首创,其实应该是在张芝之前,隶书的连笔写法已经出现,只是现在可查到的最早的草书来自张芝。后来草书发展为章草、今草、狂草。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草书之后是楷书。楷书始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应该也不是某一个人创造,可查到的最早的楷书大家是三国时期的钟繇。到唐代楷书发展到顶峰,各种规范也日臻完善。

楷书之后是行书。有记载称是东汉刘德生所创。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行书弥补了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之不足。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规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现今书法界普片认为,行书之后没有新的书体出现。我的不同认知是美术字也应该归纳到书法范畴。不认同美术字为书法的,可能是以为美术字是印刷出来的。其实,真、草、隶、篆、行哪一种书体不能印刷出来呢?而手写美术字的也大有人在。所以,我认为,美术字也应归入书法范畴。美术字是因印刷术的出现而兴起,开始确实是以印刷为主,随着计算机的兴起,美术字的字体发展很快,能够手写美术字的人也多起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