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文文报道)今年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全球华人心情振奋。82岁老军人、北欧华人报社顾问塘萍为此赋诗一首《 胜利的那一天》。作为一位退役老军人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表达对参加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和牺牲的先烈们崇敬之情,以诗寄思:“他们没有看到胜利的那一天,可这胜利,正是他们流血牺牲換来的吗”。
《 胜利的那一天》
作者:塘 萍
朗诵:雨音
配乐:长江
校对:文嘉
回想起来 那还是多年前了,
我采访过一位抗战老兵,
他是一位独臂军人。
让我永远忘不掉的是,
这位耄耋老人的那双眼睛。
他目光坚毅而深䆳,
仿佛能穿透世纪的烟云;
他目光明彻又如剑一般,
喷射着随时奔赴战场
杀敌的火焰。
我让老人回忆一下,
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天。
老人略微沉思了片刻 便说:
那一天忘不了啊!
记得太清楚了!
每年到了这个日子,
眼前就会出现那天的情景。
当日本天皇宣布
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
我所在的抗日根据地,
一下子沸腾了!
从乡村到城镇 ,
比过年还热闹。
先是听到锣鼓喧天,
接着又从老远传来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家家户户、男女老少
都跑到村头,涌到街头,
笑着,跳着,拥抱着,
眼里都是激动的泪花。
有人敲着铜盆在街上高喊:
日本投降了!中国胜利了!
还见有小伙子站到了房顶上
高呼起口号:
小鬼子垮台了!
侵略者要滾蛋了!
从白天到晚上,
各分区 各部队
都在召开军民庆祝大会。
墙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标语,
游行队伍一队接着一队,
红旗 彩旗 随风飘舞,
歌声口号声此起彼伏。
入夜了,人们用棉花蘸上油
做成火把,还有人提着马灯,打着灯笼,
继续游行 欢庆胜利。
打腰鼓的,扭秧歌的,
吹喇叭的,最吸引人的是,
军民一起舞龙、耍狮子,
那欢腾喜悦的场面,
多少年都没见到了!
听着老人的回忆和描述,
也让我穿越到了几十年前,
去感受饱经苦难后的喜悦。
此时,这位抗战老兵的神态,
又变得十分凝重,
目光里分明掠过的是
悲愤与哀伤。
老人说,记得参加完庆祝会,
我们来到一座半山坡上,
这里长眠着牺牲的战友。
我们把采来的松枝、柏叶,还有野花,
轻轻地摆在墓地,把一瓶瓶白酒洒在墓前。
我们久久地站在那里,
想跟战友们说几句话,
告诉他们:
日本侵略者投降了,中国人民胜利了!
你们可以含笑安息了!
还要告诉他们:
我们是幸存者啊!
要踏着你们的足迹,
把革命进行到底!
老爷子擦去了眼角的泪水,
又接着对我讲道:
我们先想起的是那位东北籍的老班长,
他跟我们不只一次说过,
他是带着仇恨参军的。
他说:“九一八”!
那是扎心的“九一八”呀!
日本强盗闯进了我的家乡,
那黑得流油的土地,
那成片的大豆高粱,
都被这群恶狼霸佔了!祸害了!
我们失去了家,只能到处流浪……
大嗓门儿的老班长,
是你掩护战友们撤退,
喊杀着!和小鬼子同归于尽……
还有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山西汉子,
你目睹了侵略者一桩桩的罪行,
对解放区的大扫荡,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
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都变成了废墟。
他是在坚守阵地时阵亡的,
在烧残的日记本上,
他留给我们最后一句话:
“为了胜利的那一天,
我愿流尽最后一滴血!〞
老人对战友的记忆都很清晰,
我担心他过于伤感,
想打断他的回忆。
可老人却向我摆摆手,
继续讲述着:
我们向东走了走,
那是外号“小辣椒”的四川兵。
你刚十五六岁,还是个娃娃兵啊!
小辣椒站那儿,还真没枪高,
可他舞起大片刀来,威武得很。
他磨着连长,硬去了大刀队。
战场上,他用大刀砍死过鬼子,
他牺牲得太壮烈了!
是和鬼子拼刺刀的时候,
前后受敌才倒下的。
我们都记得他爱笑的顽皮样儿,
他说,我做梦,都梦见了吃辣子哟!
多少年过去了,
今天,又到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我忘不了那次采访,
忘不了那位抗战老兵反复说的一句话:
他们没有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可这胜利,不正是他们流血牺牲換来的吗?

朗诵者:雨音,1974年入伍,1982年转业。原某部文工团报幕员,曲艺、话剧演员。中国网络朗诵奠基人之一、首位登上辽宁舰航母演出的朗诵艺术家。荣获首届中国原创视频播客大赛最佳人气大奖、国家七部委“首批中国网络文化形象推广大使”、“国旗文化传播使者”、“铁道兵文化事业发展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配乐:长 江,影视编导,曾任央视《军事纵横》栏目编辑。电视专题片曾获央视军事专题节目一等奖、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