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文文报道)2024年5月8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瑞中贸易委员会午餐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并进,共赢未来,全力推动中瑞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的主旨演讲,摘要如下:

很高兴再一次参加瑞中贸易委员会午餐会,下面我愿就中国经济和中瑞经贸合作与大家交流一下看法。

一、今年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表现良好

一季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增速超出预期,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提高,物价基本平稳,市场预期总体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一季度,GDP 同比增长5.3%。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约1.43万亿美元)。4月制造业PMI 为50.4%,制造业景气回升。多家国际机构最近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期,高盛将中国今年GDP增速的预测从此前的4.8%上调至5.0%,摩根士丹利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4.2%上调至4.8%。外媒认为,中国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为各国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新机遇,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经过多措并举,房地产行业疲软、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外商投资有所下降等问题正逐步改善,成效正在持续显现。今年一季度,多地住宅市场的成交活跃度已陆续走出下行区间,呈现出企稳回暖的迹象。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5.5%,消费者信心不断回升。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万家,同比增长20.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3000亿元(约430亿美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引资近400亿元(约57亿美元),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近期,美国管理咨询服务公司科尔尼发布2024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中国的排名从去年的第7位跃升至第3位,反映了跨国公司将持续扩大在华投资的意愿。总体看,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二、未来中国经济前景光明,与全球共享发展机遇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支撑和诸多有利条件。一是中国经济发展具备坚实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大踏步前进,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大胆试、大胆闯”,从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的建立到海南自贸港的封关倒计时,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积累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二是中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创新驱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全球排名第12位,研发经费支出超3万亿元(4690亿美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64%。创新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将催生新的市场需求、投资机会与合作项目,为各类企业在中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三是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自由贸易,积极融入世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9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过去二十年,G20新兴经济体与全球市场的融合程度大大提高,其中,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的溢出效应最大。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

5月5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欧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目前访问正在进行。这是近五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欧洲,对中欧关系发展和双方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欧作为两支重要力量,应该坚持伙伴定位,坚持对华合作,深化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凝聚战略共识,开展战略协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一是中国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为外资企业提供高效的生产和物流解决方案并降低运营成本。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大、区位条件错综复杂的国家,大而全是中国制造独有的优势。中国不但拥有比较健全的基础工业体系,还有世界第一方阵的产业布局,能以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等对全球供需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各种类型的企业都能在中国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二是中国优质的人才储备为外资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中国每年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STEM)毕业生超500万,全球领先。国际智库统计的中国高校培养的顶尖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全球占比约50%,世界第一。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超过2.5亿,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也把更多“中国智慧”源源不断输向全球。三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成为世界许多跨国公司推动全球创新的“沃土”。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8亿多人摆脱贫困,中等收入群体已达4亿人,正在向8亿人扩大,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适用技术+市场应用”结合度高,可以摊薄技术研发、生产等成本。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仅为中国产业发展和消费升级提供广阔空间,也为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在这里,我想谈谈近期舆论关注的“中国输出过剩产能”的话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供需不平衡是普遍的,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充分竞争和优胜劣汰。一定时期特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是企业市场竞争、经济周期波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际上,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很多高端产业产能不是过剩而是紧缺,比如芯片、生物医药等。拿新能源行业举例,中国新能源相关产业优势是技术、市场、产业链等多重优势的体现,相关产品产量主要还是在国内消化,没有大规模对外输出,如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外出口量仅占全部销量的12.7%。从实际看,中国出口的新能源相关产品,助力欧洲国家渡过能源供给危机、降低通胀水平,有力支持了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希望通过开放合作提升全球生产力和效率,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更好推动共同发展。

三、中瑞经贸合作基础坚实、潜力巨大、前景可期

中瑞两国经贸往来历史悠久,目前,超过1万家瑞典企业开展对华贸易,600多家瑞典企业在华经营。斯堪尼亚、ABB、阿斯利康等知名瑞企不断扩大在华投资,中国市场日益成为其业绩增长的“主引擎”。通过深耕中国,瑞典企业既为中国发展作出贡献,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2023年,中瑞双边货物贸易总额188.5亿美元。截至2023年底,瑞典累计对华投资68.8亿美元,中国累计对瑞典投资194.8亿美元。2023年中瑞双向贸易、投资虽较前一年略有下降,但贸易结构在不断优化校正,新兴领域合作比重在不断加大。

近年来,中方企业来瑞合作越来越多,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合作比重加大,比如星源材质等中国公司为瑞典北伏公司提供锂电池配套服务,上海璞泰来也即将落地与北伏公司开展生产合作。目前,两国经贸关系总体稳定,仍继续保持彼此在亚洲和北欧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瑞互利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双方关系稳定的保障、开创未来的机遇。

中瑞两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契合,产业优势互补,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在科技应用、绿色低碳领域合作空间广阔。对此,我愿就加强双方合作提几点建议。

一是共践绿色可持续发展。在5月6日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欧双方在绿色和数字转型中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赞赏中方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认同中方在维护自身发展方面的正当权利,希望同中方持续坦诚对话,加强合作。中瑞在保持传统贸易与合作基础上,应利用资源禀赋及技术优势,加强在全球绿色产业上的分工与合作,积极引领全球绿色价值链重塑,充分发挥在绿色、低碳、环保等领域互补优势,强化协同效应,共同推动实现我们各自的降碳目标,助力全球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共赢科技创新合作。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双方在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大有潜力可挖,中国所需要的正是瑞典企业能够提供并通过合作实现共赢的。希望瑞典高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参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中国大显身手,在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三是共享发展利益蛋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持续涌现,希望双方企业能够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不断生产适销对路的差异化产品。为助力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还建立了全球发展项目库和资金库,瑞政府也发布了新时代国际发展援助战略。中瑞双方应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聚焦第三方市场开展合作,做大利益蛋糕,实现互利共赢。

四是共促经贸人员交流。保持旺盛的人员交流有助于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为未来的合作提供更多机会。中国建立了很多世界首创的对外开放平台,如进博会、链博会、服贸会等,瑞典也有很多特色交流平台,希望中瑞企业、商会之间能够借助这些平台多来往、多沟通,增进友谊、深化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愿为双方团组互访、考察对接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最后,我要借此机会,感谢在座的各位新老朋友对推动中瑞经贸关系向好发展所做的努力。希望我们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改善中瑞关系的民意基础和舆论氛围,在市场竞争中各自成长,在多领域合作中共同发展,打造稳定互信的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不断创造中瑞经贸合作更好的未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